此外,由于部分“金包银”网店开业时间较短,店铺信誉积分不高,消费者下单时尤其需擦亮眼睛,警惕低价陷阱◆◆★。
如今不少“金包银◆■★■◆■”产品的生产,是将具有首饰形状的银胚电解清洗后★◆★,放入金水中镀上金层。
一般来说,“金包银”饰品指的是在银质基底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黄金,从外观看与足金饰品一样。值得注意的是,“金包银■■◆■★”名称本身并不符合权威机构对“包金”工艺的界定,而是商家对此类商品的通俗叫法。
“金包银”产品实际金重难检测,“缺金”问题较为突出,消费者购买犹如◆■★◆■“开盲盒”。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◆★◆,目前一些大品牌金店对■★★★■◆“金包银”较为排斥。“品牌金店基本不碰‘金包银’★◆◆■,一般是小厂在做。”水贝市场从事黄金制品零售的店主刘先生说。
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★■◆■◆■,‘金包银★■◆◆’类商品大规模进入市场,这从我们的检测需求大幅增加可以得到印证■◆■◆◆。★★★■”珠宝玉石首饰国检集团(NGTC)品牌建设与市场部负责人孟晓珺等业内人士说。
“金包银”产品大规模流行后,深圳■★■◆◆、广州两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发布行政告知书■◆■,对采用电镀等方法将金覆盖层镀到银饰品上的镀金银首饰的名称、标签标识★■■★、印记、检测证书等进行规范。两地均明确,此类产品的名称应为◆◆■■“镀金银”◆■■★★★。除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金箔固定包在银饰品外,不得称为“金包银”■◆◆◆★★。
在深圳市金质金银珠宝检验研究中心,工作人员通过检测确定一款首饰的金重。新华社发
去年11月,国家首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实验室从不同渠道收集了17件“金包银”首饰样品进行破坏性检测■◆,结果显示,金银分离后,有14件样品实际的含金量都少于其宣称的数值。偏差最大的一款,产品对外标称有0.96克金,但分离后金重只有0.19克★★。
在我国重要黄金珠宝集散地——深圳水贝市场,仅水贝一路和贝丽北路两条街,就有十数家门头带着■◆★◆★“金包银■◆”字样的店铺,有的面积达百余平方米■■◆。晚上8点多,仍陆续有人前来拿货。
◆■■★■“不掉色不露白◆◆★◆★”★◆★■★■“外观和足金没有任何区别”“不剪开谁也不知道”……在某个粉丝量过万的“金包银■◆”网店■★★★◆,价格不到千元的莫比乌斯手镯★◆★◆、碎冰冰四叶草手链、八宝罗盘等热门产品累计销量超过千件。
“除了产品标识,这类产品的生产标准也应更加明确,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抽检■■★★◆■。”深圳市龙岗区珠宝行业协会秘书长石妍说。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■◆■,一些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中标注了金重,但实际上为商家自称的克重,检测机构并不能在无损的情况下进行验证■◆■★。
根据黑猫投诉平台,不少消费者反馈“金包银★◆■”产品在佩戴较短时间后出现金层脱落的现象。有的消费者购买★◆■“金包银■■”手镯半年后想要以旧换新★◆◆★■★,却发现商家已关门跑路。
近来,售价远低于足金产品的◆◆★“金包银”饰品走红。然而,有消费者反映,从含金量低到虚假宣传★■★,目前“金包银”饰品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★■★■■。★■◆■★“金包银”能放心“入◆◆★■◆◆”吗★◆★■■★?消费者该如何避坑?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★■★★◆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推荐新闻 / Recommended news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15937392985扫一扫 关注我们
15937392985
扫一扫 关注我们